戰(zhàn)亂的年代,胸懷抱負和正義,苦苦求索。壯志未酬,亦悲亦壯。
馬關馬灑村漢文化底蘊濃厚,早在清朝時期,就以出過進士而聞名。而到民國時期,壯家子弟王世珍棄文從武,給馬灑增添了另一種亮色。
王世珍生性聰敏,自幼學文習武,品學兼優(yōu)。在軍閥混戰(zhàn)的年代,追求孫中山三民主義,毅然投筆從戎。他提出“壯國之威,強國之勢,非武力不可?!痹颇现v武堂,是王世珍尋找光明的一個站點。他兩次進云南講武堂騎兵科學習,1920 年 從云南講武堂第十六期畢業(yè)。“護國軍”的名字如旺旺的火苗,點亮了熱血青年心中的明燈,他仿佛看到了希望。他整裝赴粵,投入駐粵滇軍范石生部。王世珍在從軍路上,經(jīng)歷了轟轟烈烈的討袁等義舉,屢建戰(zhàn)功。在血與火拼殺中,逐步從排長、連長、營長、晉升到上校團長。在軍閥混戰(zhàn)的年代,縱觀沙場,血與火的付出,似乎模糊在正義或非正義之中,難能拯救國民于危難。軍隊、地方官僚之腐敗,使王 世珍壯志難酬。1923 年滇軍潰敗,王世珍因所在部隊失散回鄉(xiāng)。
回到家鄉(xiāng)的王世珍,他的抱負和仗義、直率的性格,決定了他不會是甘于寂寞的人。1924 年馬關發(fā)生嚴重旱災,王世珍參加了“馬關縣城關救荒委員會”,帶頭捐獻大米救濟災民。1925 年 6 月, 當時的馬關縣知事徐維新和土豪周星康(總團兼剿匪大隊長)沆瀣一氣,借征收“煙畝罰金”之機,橫征暴斂;壟斷鹽務,抬高鹽價, 百姓苦不堪言。王世珍替民請愿,要求周星康減征和延繳,被周傲慢拒絕。王世珍還與鄉(xiāng)紳聯(lián)名上書省府控告徐、周舞弊鹽務的非法行徑。徐、周受到省府的斥責后,報復王世珍和鄉(xiāng)紳,王世珍被關押。
貪官污吏欺壓百姓的行徑,使王世珍無比憤慨。混亂的時代及自己的遭遇,使王世珍知道了槍桿子的重要性。出獄后,他組織民眾四、五百人,以鏟除貪官污吏為口號,于 1925 年農歷七月,攻打縣城,徐維新與周星康狼狽逃竄到鄉(xiāng)村隱匿。王世珍入城巡視市面, 見一部下正在搶劫昌泰祥鋪號的布匹等物,王世珍槍決了這一部下, 并張貼告示制止搶劫。當王世珍獲知官兵就要反撲的時候,因力量懸殊,主動撤離了縣城,將隊伍化整為零,分散于硯山、廣南、西疇等地。徐維新與周星康重新占據(jù)縣城后,以清鄉(xiāng)剿匪為名,對縣城附近 16 個壯族村寨進行報復,大肆進行野蠻的燒殺搶掠,使無數(shù)壯族百姓逃往異鄉(xiāng)。不久,政府軍隊撤離了縣城,王世珍率部返回鄉(xiāng)??h知事伍玉成委任王世珍為剿匪大隊長,受職后仍然居住老家馬灑村。
王世珍舊居
王世珍真誠地熱愛著自己的民族和家園,尋求著民族生存的航 標。他認為,“學校者,人才之母也。”為了家鄉(xiāng)的文明和進步,編著了《學校論》、《儂人改裝之利弊種種》、《婚育怪象》等書籍,宣傳、 促進當?shù)貕炎逦拿魉刭|的提升。從他在馬灑所做的幾件事情中,可以看出他非同凡響的志向。
在外多年的闖蕩和見識,使王世珍看到了家鄉(xiāng)與內地文明的差距,并想努力為家鄉(xiāng)做些事。他廣泛征求村里老人的意見,利用寨中祠堂及絕戶田產(chǎn)開辦學堂,在馬灑創(chuàng)辦了真正意義上的學校。還增設了軍事課,教學生習武;倡導改革壯族父母包辦婚姻、早婚早育、不落夫家等陳規(guī)陋習;改革壯族婦女服飾。壯族(儂人)婦女的老式服裝,上衣短、腰身窄,袖筒小,紐扣密,緊箍住上身,下半身的裙子又長又重,尤其是臀后結一個翹,顯得更加笨重,做家務農活極不方便。民國初年,儂人中的有識之士就曾提出改革服飾, 但對于習慣了傳統(tǒng)穿著的本民族同胞來說并非易事,因阻力重重推圖片說明行不了。為改革儂裝,王世珍采取了教育與強制實行相結合的做法,每逢趕集天,他就帶領人員在路口等地方,對穿老式裙子的動手剪去裙子“尾巴”、剪帕。王世珍實行的儂裝改革,在當?shù)貕炎宓貐^(qū)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當?shù)貕炎宓挠^念逐步得到改變,由穿裙子改穿褲子,傳統(tǒng)穿著得到改革,服飾更加多樣。
王世珍歷經(jīng)戰(zhàn)火洗禮,為民代言,敢于反貪除霸的行為,得到當?shù)孛癖姷姆Q贊,同時也得到中共地下黨的關注。中共云南地下組織委派馬關地下黨員李國定到其部隊任職,做爭取王世珍的工作。1927 年,駐文山的王秉鈞為擴充實力,委任王世珍為十六梯團團長,同年臘月,又晉升為“前敵總指揮”。1928 年農歷正月,王世珍不聽李國定的勸阻,奉命率部進駐彌勒縣城。其間,當?shù)貝喊岳钅碂o惡不作,根據(jù)群眾舉報,王世珍下令扣押李某,沒收全部錢財分給貧苦群眾。此事為王世珍的命運埋了禍根。李某尋機報復,暗中與省府聯(lián)系,以省府名義調王世珍離城,途中設伏除掉。王世珍不知是計,1928 年 9 月 9 日,率部離城行至蒙自的龍?zhí)镀?,遭到駐蒙自張鳳春部的伏擊,腹部受重傷自殺身亡,時年 33 歲。
王世珍紀念碑
王世珍的人生,在政治歸宿上與共產(chǎn)黨交臂而過, 是他一生的最大遺憾。王世珍算不上達官顯貴,但他作為軍人和當?shù)孛耍谲婇y割據(jù)的動亂時代,胸有抱負、秉持正義、思想開明,能為當?shù)氐倪M步孜孜以求, 不失為人中豪杰。為紀念王世珍愛國愛民的仁義之舉, 馬灑村委會為王世珍立了一塊紀念碑,碑中賦詩稱贊道:壯族楷模王世珍,愛國愛民萬民尊。著書立教懲污吏,流芳百世啟后人。
來源:《文化文山馬關卷》映象文山
本文采編:龍旺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