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竹紙 探尋馬關(guān)“土紙”的前世今生

10956

馬關(guān)南撈鄉(xiāng)半坡村自古就有手工造竹紙的傳統(tǒng),時至今日,仍有部分村民堅守著古老的技藝,用一根根竹子,造出一刀刀“土紙”。這些“土紙”雖然看起粗糙,卻顯示了古老的智慧。


馬關(guān)半坡村竹紙生產(chǎn)的工藝流程為:砍竹一一劃竹一一浸泡一一冼料一一二次浸泡一一舂料一一打槽一一加滑藥一一撈筋一一抄紙一一壓榨一一修邊一一揭紙一一晾紙一一炕紙一一理紙一一壓紙一一二次修邊一一包裝。


一根竹子,制成一刀土紙,過程繁復(fù),手續(xù)繁雜,生產(chǎn)量不高,如果不是內(nèi)心的堅守,馬關(guān)“土紙”或許早已淹沒在紅塵往事中,只存在一部分人的記憶中 。


下面,讓我們一起跟隨著攝影師的鏡頭,一起去看看一刀“竹紙”的前世今生。                                       


203561.jpg


1.砍竹.將竹子砍斷后,截成2米左右的竹段。


2.劃竹.將竹段剖成兩片。


3.浸泡.將竹片按每捆25一30kg捆起,放入泡料池中,加入生石灰和水,浸泡1個以上.每5kg竹子需用1kg左右生石灰。


4.洗料.將浸泡好的竹料放入清水池,反復(fù)換水清洗,將附著在竹料上的石灰及雜質(zhì)洗干凈。


5.二次浸泡.將冼凈的竹料再次放入池中,清水浸泡1個月以上。


6.將竹麻撈出來。

203562.jpg


運竹麻

203563.jpg


7.春料時用腳碓,且不斷用鋤頭翻料1臼約碓25kg的料,約需半小時。

203564.jpg

   

8.打槽.將75一100kg春融的竹麻放入己加好水的紙槽中,然后用拱耙用力攪打,再用撈筋棍攪,使其均勻分布于水中。


9.加滑藥.按每槽約25kg的用量將滑藥汁經(jīng)簸箕過濾加入紙槽,然后用拱耙再次打槽20分鐘左右,使其與竹料充分融合,竹纖維均勻懸浮。


10.撈筯.用撈筯棍把未打融的竹料筯撈出。

203565.jpg


11.抄紙.將紙簾置于簾架上,雙手持簾,前后舀水兩次,再由左往右傾瀉紙漿,后將紙簾及濕紙扣在紙垜木板上,揭下紙簾.抄紙時,紙垛較厚的一邊為紙頭。

203566.jpg


揭紙

203567.jpg



12.壓榨.用木榨壓紙垛經(jīng)過幾次緊榨、松榨、加碼過程,使?jié)窦埗饩徛龔?.5m高降至0.5m左右。

203568.jpg


13.炕紙.陰雨天紙晾不干時通常會用火炕將紙洪干。

203569.jpg


14.理紙.紙干后,取下將每沓紙一張一張揭開,并分成兩刀理齊,后每刀紙沿其長邊過折兩次,疊成原紙的1/4大小。

203570.jpg

   


理紙

203571.jpg


理紙

203572.jpg

   

理紙

203573.jpg


15.壓紙.25刀為1捆,5捆紙疊成1摞,每兩捆間用紙邊分隔.然后用壓桿將紙壓緊、壓實。

203574.jpg


16.包裝.修好邊后,松開壓桿,將紙摞分捆,用竹篾捆好待售。

203575.jpg


來源:馬關(guān)文藝

作者:鄧三員外

本章采編:靳書




文章底1客服.png文章底3百度.gif文章底4公眾號.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