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老兵楊建軍——十六位烈士父母的“兒子”
前不久,河南省商丘市退役軍人楊建軍被評為商丘市“最美稅務人”。在當?shù)囟悇障到y(tǒng)愛崗敬業(yè)、默默奉獻的楊建軍,還有另外一個身份:16位烈士父母的“兒子”。
1978年,楊建軍參軍入伍,隨部隊參加邊境作戰(zhàn)。戰(zhàn)斗中,來自他的家鄉(xiāng)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的16名戰(zhàn)友長眠邊疆。
烈士羅云禮,是楊建軍的高中同學,1981年犧牲。在家鄉(xiāng)人民為羅云禮舉行的追悼會上,看著哭到暈厥的烈士母親,悲慟的楊建軍暗下決心,要替沒能從戰(zhàn)場歸來的戰(zhàn)友孝敬爹娘。
退役回鄉(xiāng)后的一次戰(zhàn)友聚會上,楊建軍對戰(zhàn)友們說:“烈士為國盡忠,我們要代他們盡孝,把他們健在的爹娘照顧好,讓老人安享晚年?!睏罱ㄜ姷奶嶙h,得到戰(zhàn)友們積極響應。
2011年,
退居二線的楊建軍從工作中抽身,
踏上認親之路。
烈士韓永連,犧牲時才19歲。楊建軍去看望韓永連的母親張守蓮時,年老的她已經有些神志不清。看到出現(xiàn)在眼前的楊建軍,聽到他說“娘,我來看你啦”,張守蓮拉著楊建軍的手仔細端詳,突然“哇”地一聲哭起來:“兒啊,我的兒啊,你可回來啦!”
她哭得肝腸寸斷,哭碎了在場所有人的心。楊建軍想跪下給她磕頭,又怕老人情緒太激動,只能邊哭邊喊“娘”。
烈士張勤忠,犧牲時21歲。楊建軍看望他的父親張榮堂時,老人捧著兒子的遺照強忍悲痛:“他是為國家犧牲的,死得值?!睆垬s堂勸楊建軍好好工作,替兒子多給國家作貢獻。臨別時,老人堅持把楊建軍送到大門口。看著老人消瘦的身影,楊建軍大聲說:“爹,你回去吧,我有空再來。”
11年來,楊建軍相繼認16位健在的烈士父母為爹娘,把他們當作親生父母一樣去盡孝,常“回家”看看,聽他們嘮嘮家常,陪他們吃頓團圓飯。
“俺這個孩好哩很?!绷沂客醯铝恋哪赣H孫鳳蘭,提起楊建軍一個勁地夸。自從認親后,楊建軍逢年過節(jié)都來看她,家里的大事小事都幫著張羅,“跟親兒子沒啥區(qū)別”。
烈士郭建華的母親劉鳳先,得知兒子犧牲后受不了打擊,神志一直恍惚,總是念叨那句話,“俺兒去哪兒了,你給俺找找……”
當年犧牲的16名柘城籍烈士,12人安葬在云南,4人安葬在家鄉(xiāng)。由于通信及交通不便,12名烈士具體葬在何處,家人大多不清楚。
“娘,你放心,
我一定把建華找到?!?/p>
楊建軍先后6次前往云南省各個烈士陵園尋找,2016年終于把12位烈士的埋葬地點全部找到——
“郭建華烈士安葬在河口縣水頭烈士陵園,羅云禮烈士安葬在麻栗坡烈士陵園5排48號,韓永連烈士安葬在馬關縣仁和烈士陵園4區(qū)4排6號,王樂仁烈士安葬在金平烈士陵園東區(qū)3排10號……”
“老戰(zhàn)友,咱娘讓我來看你了。你放心,我會照顧好爹娘的?!泵看渭罀邞?zhàn)友,楊建軍都會在戰(zhàn)友墓前打開一瓶酒,一杯又一杯地敬戰(zhàn)友。祭掃結束,他總會在墓前撒一把土。這是楊建軍特意從家鄉(xiāng)帶來的,希望一抔“家鄉(xiāng)土”能陪伴英魂長眠邊疆。
“他們平均年齡才20歲,都沒有結婚、沒有后代?!泵看渭罀邞?zhàn)友歸來,楊建軍總是感慨不已,覺得自己為烈士父母做得還不夠多,不夠好。
這些年,
端午、中秋、冬至和春節(jié),
成為楊建軍固定的“探親日”。
在他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戰(zhàn)友加入替烈士盡孝的隊伍。如今,健在的烈士父母已不到10位,楊建軍深感盡孝的機會越來越少。他對“爹娘”更加關心,與烈士的兄弟姐妹也處得像一家人,經常在微信群里相互問候,大家有事都愿意找他商量。
在楊建軍看來,這是一場人間值得的“雙向奔赴”。他為烈士父母盡孝的同時,“爹娘”也成為他的精神寄托。(常文明 葛慶勛)
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