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有云:“欲速則不達,欲求則不得?!焙芏鄷r候,越是著急越是達不到終點,越是想要越是得不到。
急,不僅讓我們喪失了做事的細致與耐心,更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任何問題。
漫漫人生路,唯有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腳印,才能走得又穩(wěn)又順當。真正聰明的人,從不在這三件事上著急。
01
做事以實,不急于求快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做事,過于急功近利,往往得不到想要的結果。
從前,有兩顆種子,它們共同生根,發(fā)芽,夢想成為參天大樹。但不同的是,第一顆種子不斷的扎根于土地,而第二顆種子卻把吸收到的所有營養(yǎng)都用于向上發(fā)展。
很快,第二顆種子便突出一截,長出了嫩綠的新芽,第一顆種子卻依舊如常。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向下扎根的種子實力越來越豐滿,變得粗壯有力,而一味向上的種子,枝干變得十分單薄。
最終,第一顆種子成為參天大樹,枝繁葉茂,為后人乘涼,而第二顆種子因過早的成長,養(yǎng)分不足走向枯萎,成為人們手中的柴火。
正所謂:“凡事過急,必有過失?!币槐窘浀浜脮粫谌齼商靸攘什菔瘴?,一盤好棋不會在觥籌交錯中草草了事。做事,若是過于浮躁,急于求快,正是成功的一大禁忌。
歷史上,晚清重臣曾國藩無論做任何事情都十分緩慢,任何人與他交往,都會感慨其為人穩(wěn)重。他曾說:
“做事要步步前行,
日日不止,
自會有到期?!?/p>
正是因這種信念,才能憑借耐力與毅力,一步一個腳印走向自己人生的巔峰。
在西方有個著名的“一萬小時天才理論”,一個人若是想成為某領域的專家,必須要付出1萬個小時,也就是5年的堅持和付出,若是一心急于求成,只會一無所獲。
《道德經》中也說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任何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只有穩(wěn)扎穩(wěn)打,腳踏實地,不急功近利,才能贏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02
做人要緩,不急于求名
《三國志》中寫道:“墉基不可倉卒而成,威名不可一朝而立。”城墻的基石不可能急匆匆便筑好,人的威名也不會一天便建立起來,做人,若是急于出名,反而會弄巧成拙。
神童方仲永的故事眾所周知,年少成名,震動全鄉(xiāng),但正因如此,才忽視了自我的學習,最終泯滅于眾人。人生路上,一味盯著“出名”和做出成績,只會忽略掉自我的成長,只有不斷的反省和磨練自己,才能日益精進。
孔子的學生子夏,在其當官時,一心想做出成績,展示自己的威名??鬃右姶?,對其說:“做人做事,要求真,不可急功近利,不要急于求名,做好自己,顧全大局才是最重要的?!?/p>
子夏聽完孔子的教導后,開始放平心態(tài),慢慢把事情做好,最終大展宏圖,為諸多百姓謀福,名聲更是人人稱贊。
俗話說:“有才,不怕無名?!弊陨碛胁湃A又何懼無名,名聲本身就是虛無的,只有自己身上的本事才是實實在在的。
做人,若是有名無實,一旦被人戳破,只會讓人唾棄,唯用真本事得到的名氣,才是令人所欽佩的。恰如一位哲人曾說的:“成名不怕晚,歲月給你沉淀,時間給你證明?!?/p>
急于求名,只能增加出錯的概率,慢下來才能逐漸脫穎而出,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成功,正是叫大器晚成!
03
人生路上,無需著急
《百喻經》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天色將晚,賣橘子的小販想趁黑趕到城里過夜,他問旁邊的路人,現(xiàn)在距離城還有多遠,走多少路便能趕到?
路人看了看他說:“慢慢的走關城之前必會到達,反之,走得很快便會到達不了?!?/p>
小販心想這怎么可能,走得快還比不過走得慢,他怕不是在消遣我,于是不顧一切,疾步往前。
但路途顛婆,橘子時不時從筐中跳了出來,他只好停下來去撿,反復如此后,小販感到筋疲力盡。
最終,夕陽走向落山,他不得不在城外過了一夜。
很多時候,我們如同這個小販,想在人生的道路上尋找捷徑,而最終的結果卻告訴我們越是貪圖速度,越是一無所獲。
人生路上,的確需要我們全力以赴,但不能過于著急,越是心浮氣躁的人,最終只會一事無成,只有沉著冷靜的人,才能逐漸邁向心中所想。
司馬光曾在《與王樂道書》中寫道:“夫欲速則不達,半歲之病豈一朝可愈?”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飯要一口一口得吃,路更要一步一步得走。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放慢自己,慢,不僅是做人的智慧,更是一種人生境界。
人生路遠,道阻且長,但從來沒有白走的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終能在歲月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作者:國文
|